欢迎访问全球华人居士网!

读书汇

您的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读书汇

8分钟可以读完的《未来简史》精华版

2017-02-10 来源:

 

 

 

 

>>>先用最简单的几句话说下作者的大概思路吧。

 

前提1,回顾演化史,人类之所以能从一众动物中脱颖而出,就是因为人类有虚构的能力,尤其是虚构意义的能力,这使得人类低成本地构建大范围的合作,从而放大人的能力,最终成为了地球的主宰。

(这基本上是《人类简史》的内容,算是前情回顾)

 

前提2最强大的意义之网就是宗教,不一定有神才是宗教;科学和宗教并不是矛盾的,而是各有分工。科学管事实,宗教管应当,可以密切合作。我们的现代世界,就是由人文主义(现代人的宗教)和科学技术的密切合作建立起来的。

 

前提3,人文主义的基石是人的自由意志和个人作为一个实体的不可分割性,人文主义的目标是为人谋取最大的幸福,完成目标的主要手段就是科学(针对的是在政治制度上已经没有多少提升空间的社会,比如作者所在的以色列)。但是科学的进展会破坏人文主义的基石,即否定人有自由意志,否定人作为意义之网中一个主体的不可分割性。

 

结论1,作为现代人宗教的人文主义会部分崩塌,取而代之的是“科技人文主义”,在这个世界里,人类会进化成神,用科技武装了自己的神人可以对抗最复杂的无意识算法,增强后的人类仍然可以掌控人工智能。

 

结论2,人文主义完全崩塌,被新的宗教“数据宗教”所取代。“数据宗教”有自己的诫命,即链接越来越多的媒体,获取越来越多的信息,包括并不乐意被纳入其中的人。在数据宗教的原则里,数据是首要的,人不过是一种处理数据的生物算法,是一种工具,随着更高效的算法出现,人便会被抛弃。数据宗教有自己的目标,它不在乎人的感受,就像我们饲育家畜是为了吃,我们不必在乎他们的感受,同时就像动物不可能理解人的心智世界一样,人类最后也不可能理解人工智能的世界。

 

 
 
 
 

 

看到这里

已经醍醐灌顶或者拍案怒骂的读者

都可以不用往下看了,

建议去本书的多媒体页看更多内容,

有作者演讲视频、伴读有声书,大咖书评等等

戳这里

 

下面对以上五部分结构的展开

 

一,对应前提1

智人如何征服世界

 

1.人跟其他动物的关系(在世界中的位置)

信奉万物有灵论的狩猎采集者,并不觉得比其他生物高级,人能否存活,有赖于理解和尊重周遭动物的欲望。

 

‚信奉有神论的农民,认为神承诺了智人的主导地位,可以剥削其他一切生物。比如基督教。

 

ƒ信奉人文主义的现代人,以人类福祉的名义作为现代工业化农业的借口。

 

2.人的特殊性到底在哪里

 

回答一,人有灵魂。

但如果灵魂是演化出来的,则它是不可分割、永恒的实体这个和演化的本质相违背。

如果灵魂是突然降临在人类身上出现的,无法想象他之前或他的父母没有一丝一毫。

所以不成立。

 

 

‚回答二,人有心灵。

但如果一切都在我们的神经元网络中,何必有一个独立的心灵。

如果心灵是高于神经网络的存在,那它究竟在哪里?

所以不成立。

 

ƒ回答三,意义之网。

动物只能想象实际存在的东西,人可以想象主体间的东西,它们具有真实而强大的力量,如国家、公司、法律等。

人通过虚构的故事组织大规模协作,这是人类的力量被放大、主宰世界的根本原因。

 

(作者在这条线的最后埋了一个雷,他论述了虚构的事情如何反过来主宰了人类。比如这个世界会有这种问题,人类组成国家是为了更有效的协作和更好的福祉,而不是随时为了它牺牲。人类需要官僚组织是为了让法规能运转起来,而不是为了在其中动弹不得。虚构出来的东西会为了它自身的运转而侵害它创造者的利益。这个雷很重要。)

 

二,对应前提2

1宗教是什么

宗教是一套无所不包的故事,能够为人类的法律、规范和价值观赋予高于一般人的合法性,是最强大的虚构力量。

宗教的定义应该是在于社会功能,而非是否有神。基督教,自由主义,纳粹都是宗教。自由主义的关于人的特殊价值的论述,就跟宗教诫命的功能一样。

 

‚宗教不是什么

宗教不等于迷信,自己相信的,一定是“真理”;只有别人相信的,才会是“迷信”,只要人人都信,就没有“迷信”一说。

 

宗教不是超自然,对于相信恶魔、神灵、精灵的人来说,这就是自然。

 

宗教也不是是否信“神”的问题。

 

宗教不等同于灵性,宗教是要巩固世俗秩序,灵性是要逃离。

 

2科学与宗教

科学想要打造可行的人类制度,必然需要宗教的协助。科学研究事实,但并不给出伦理判断。

 

‚科学和宗教比想象的更容易妥协、合作,宗教最在乎的是秩序,科学最在乎的是力量

 

ƒ现代历史其实是科学与特定宗教(人文主义)达成协议的过程,现代社会相信人文主义,而科学不是为了质疑,而是为了实现它的教条。

 

(在这里,作者又埋了一个雷。他说科学给出事实判断,宗教给出伦理判断。但宗教的伦理判断,总是包含事实声明的部分,是事实和伦理的结合。比如,“生命神圣是伦理判断”,“生命是受孕那一刻开始的”是事实判断,结合起来才是“就算受孕才刚一天,你也不得堕胎”。因为总有事实声明的部分,所以科学会对伦理准则有影响力。关于堕胎问题,现在的争论恰恰就是事实部分。)

 

 

3人文主义是我们的宗教

前现代的人相信自己活在某种伟大的宇宙计划里,这限制了人类的力量,但也让一切有了意义。与现代的契约是得到力量,让科学接管世界,这同时就放弃意义。(打雷不是神灵的惩罚,祥瑞也不再是上天的恩宠。)

但这个契约有一个漏洞条款,如果人类从整体宇宙计划之外找到意义,就可以意义和力量兼得。人就找到人文主义。

 

‚人文主义的教条

人文主义政治:选民能做出最好的选择。

人文主义经济:顾客永远是对的。

上一条:奇想国的小豆豆》:谁能保持童心不泯,谁就是幸福的人
下一条:300万字《资治通鉴》浓缩成精华,就这10句 【返回列表】

全球华人居士网公众号
扫一扫
全球华人居士网公众号
修行部落公众号
扫一扫
修行部落公众号
多维生命加油站公众号
扫一扫
多维生命加油站公众号
好运村公众号
扫一扫
好运村公众号

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。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。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。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居士网的文章除注明本站原创外,其余均采集自互联网,若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第一时间删除。
居士商城|联盟合作|修行部落|生命加油站|精品指南|榜上有名
全球华人居士联合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39068号-1